八问美国“关税战”

2025-04-29 14:02

4月24日,中国驻瑙鲁大使吕进就美国滥施关税举行专题吹风会,全文如下: 

4月初,美国以“对等关税为名,对各国对美出口商品征收10%关税,同时对21个主要经济体加征差异化关税,对中国关税高达34%。中方迅速对美方滥施关税展开坚决反制,美方进行后续报复。经数轮交火,中国对美产品关税攀升至125%,美国对华整体税率已达145%。超高关税使中美贸易实际上陷入停滞。

美方挑起的关税战将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美国关税政策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下降0.5个百分点至2.8%,美国自身经济增速预期亦被大幅调低至1.8%。
近期,美方对外发出愿意降低对华关税、同中方达成某种协议的信号,但尚未显示谈判解决问题的足够诚意。

美国关税战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有8个问题需要回答。

一、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真的对等吗?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在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以及国际贸易法体系中,根本不存在“对等关税”这一概念。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举个例子,应该是A国对B国征收10%关税,B国也对A国征收10%关税。然而,美方所谓的“对等关税”在税率上根本不对等,而是根据其他国家对美贸易顺差和进口总额的比例计算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报复性,目的是强行减少美对其他国家贸易逆差,本质是将“美国优先”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迄今,全美已有12个州就关税问题起诉美联邦政府,加利福尼亚州称关税政策是“非法且史无前例的”。

说起关税水平,中国加入WTO后,一直在加快削减关税,2010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就已降至9.8%,非常接近发达成员国9.4%的平均约束税率。至20237月,中国关税总水平进一步下降至7.3%。具体到美国,中国对美商品的关税除少数农产品和大排量汽车外,绝大部分商品的关税在2018年贸易摩擦之前是极低的,且大部分美国农产品都在低关税配额中。贸易战开始前,中美双方的关税水平实际上是相对平衡的。但美方无视这一事实,执意拿关税说事儿,对中国加征的所谓“对等关税”目前已高达145%,使中美贸易事实上处于中断状态,两国企业和消费者损失巨大,这是十分可笑和危险的举动。

二、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吃亏了吗?

美国所谓“吃亏论”完全违背经济学常识与基本事实。

首先,贸易逆差并不意味着吃亏。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国对外贸易存在逆差,是因为国内需求超过供给,不足部分必须从国外进口。美国之所以长年存在巨额货物贸易逆差,根源是消费过度,储蓄和生产不足。这是美国自身经济结构的问题,与其他任何国家无关。对美国而言,因为美元是储备货币,通过极低的成本印刷美元,甚至都不用印刷,直接用美元记账的方式,就可以换取全世界的产品,这是凭借金融霸权地位,在占全世界的大便宜。说美国吃亏,完全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第二,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收益巨大。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近日发表的《美国是贸易大赢家》一文所说,美国不仅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受益者,更在服务贸易领域占绝对优势。美国2023年服务贸易便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24年服务贸易顺差总额达到近3000亿美元,其中知识产权年收入约1440亿美元。金融、法律、科技等高附加值服务支撑了410万个高薪岗位,其平均时薪比制造业高出25%

第三,中美贸易的本质是互利双赢。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近6883亿美元,增长近275,这给双方都带来巨大收益。中国对美出口固然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美国对华出口也同样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2022年,美国对华出口直接支撑了93.1万个就业岗位,在全美出口市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甚至超过日本和韩国支撑的美国就业总和。此外,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极大降低了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购买力得到显著提升。

美国对华保持货物贸易逆差,去年约为2950亿美元。之所以出现如此规模的货物贸易逆差,除过度消费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美国对半导体、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优势产业长期实施对华出口管制,直接造成数千亿美元市场损失。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不肯卖,无竞争力的产品卖不动,这是美方一手造成的对华出口困境。而在服务贸易方面,美方长期对华保持大幅顺差。在旅行、知识产权使用费、运输服务等关键领域,美国对华享有压倒性优势。仅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就达265.7亿美元。此外,2022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4905.2亿美元,远高于中资企业在美786.4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意味着,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收益是中国企业在美收益的6倍以上。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相加,不难得出结论,中美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

三、美国通过关税战能解决贸易赤字和产业空心化问题吗?

美国问题的根源在内不在外,“内病外治”的做法必然无法奏效。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暴露出单边保护主义的经济治理逻辑存在系统性缺陷。

第一,关税战解决不了美国贸易逆差。

美国长期货物贸易逆差,一方面是消费过度、生产不足所致。同时,贸易逆差与美元霸权密切相关,解决起来难上加难。美元霸权不仅使贸易逆差成为可能,美国也需要通过贸易逆差来维持美元霸权。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其他国家必须努力获得美元储备,方能进行正常的国际支付。通过资本账户获取的美元储备,多数将成为各国负债。负债多了还不上,容易爆发债务危机。通过贸易赚取美元外汇,成为各国积累美元储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方式。如美国长年保持贸易顺差,贸易伙伴无法获得足够的美元储备,市场上就会出现“美元荒”,相关国家将陷入国际收支危机,美元支付体系最终也难以维系。事实上,特朗普上台不久便开打贸易战,但美国贸易逆差不降反增,背后有其规律和逻辑。

第二,关税收入无法消减财政赤字。

美国白宫贸易与制造业顾问纳瓦罗声称每年将为美国增加6000亿美元收入,主张通过提高关税减少财政赤字,这也属于天方夜谭。目前,美国关税收入不到1000亿美元,仅占财政收入1.6%,想用关税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无“用石子填大海”。相反,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会加剧财政负担和经济困境。特朗普第一任期,为缓解关税政策对美国农业的冲击,美国政府向农民支付补贴280亿美元,超过同期对华关税的净收入。美方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不合理关税,实际上中断了双方贸易,其对华关税收入几乎为零,财政收支雪上加霜。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测算显示,对华关税约90%转嫁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变相削减了居民消费能力,抑制了经济增长动能,也使财政增收成为无源之水。

第三,制造业回流面临多重阻碍。

从劳动力角度看,2024年美国产业工人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已降至10%左右,平均时薪为25美元,成本远高于越南的2.5美元、墨西哥的4.5美元。从产业配套看,美国产业链供应链严重不足,高科技制造业依赖亚洲的半导体封装和稀土加工,强行脱钩导致本土企业成本飙升。根据美洲银行分析师估算,如将苹果手机的最终组装环节转移至美,成本将上升25%;若叠加“对等关税”,成本将上升91%。从时间成本看,供应链迁移周期很长。塔夫茨大学研究显示,重建一个中等复杂度产品的本土供应链需7-10年。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试图通过关税壁垒实现“再工业化”和“财政平衡”的努力都不会成功。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使美国大萧条恶化,2002年钢铁关税引发欧盟报复并导致20万人失业。美国必须正视并设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味迷信关税的作用,自己病了,让世界跟着吃药。

四、关税战会对世界经济造成怎样的负面冲击?

首先,多边贸易体制遭到破坏。美国单方面滥施关税,毫不顾及国际规则和相关协商机制,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颠覆了二战后其主导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的法治基础。。

第二,美国经济增速将明显下降,甚至陷入滞胀。美关税政策发布后仅两日,美股市场就蒸发超6万亿美元,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Meta、英伟达、谷歌等美股“七巨头”的市值总共损失1.8万亿美元。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预测,约200万美国人将因此失业,每个家庭将会面临约5000美元损失。据美国经济专家预测,2025年美贸易规模预计下降15%-20%,平均年化增长率从2024年的2.5%降至2025年的0.1%。全年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高达40%-65%

其次,世界经济将受到严重拖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受到严重干扰,扭曲全球市场资源配置,增加全球贸易成本。国际贸易活动将大幅减少,消费品价格明显上升,全球通胀在所难免。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美加征关税措施可能导致今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量整体收缩约1%IMF指出,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将导致全球经济趋向下行,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产出将减少0.8%2026年减少1.3%。世界银行警告,如果美国实施10%的全面关税,且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降0.3%

可以说,美国单方面滥施关税是逆经济全球化潮流而动,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既损人,又害己。

五、面对关税战,中国为何要坚决反制?

中国是堂堂正正的大国,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于外压,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我们挺身而出阻止强权,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是为了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防止世界重回黑暗的丛林时代。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中方坚决出台一系列对等反制措施,将美国输华产品关税提高至125%,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对美发起诉讼,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正是因为中国的坚决斗争,美国才不得不有所收敛,宣布对其他各国超过10%部分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对部分商品作出豁免。这是中国坚决斗争为全世界争取来的结果。如果一味妥协退让,只会助长美方嚣张气焰,更加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中方的立场早已非常明确: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打,奉陪到底,美方必须充分估计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并承担全部责任。

六、中国“奉陪到底”的底气来自哪里?

中国从不搞虚张声势那一套。我们的决策是基于对问题的冷静客观分析和综合评估判断。中方“奉陪到底”的底气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一是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十分强劲。2024年,中国GDP总量超过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在主要大国中“一枝独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保持在30%左右,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中国稳定的社会环境、连续的政策规划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中外企业提供了长期发展预期。今年以来,OECD等国际组织及多家金融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二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涵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是应对贸易霸凌的坚实基础;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为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也为反击“关税讹诈”提供了“战略纵深”。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13%,仅占中国GDP3%。即便出现极端情况,对美出口完全中断,中国也能通过扩大内需、金融调控、推动创新等举措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三是应对美关税讹诈的经验。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7年来,中国已积累了应对美国“关税讹诈”的丰富经验。7年来,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3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3万亿元。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持续扩大多边合作打造互利共赢的贸易伙伴网,以自身确定性来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中国反对美国经济霸凌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永远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正义的事业一定会取得最终的、完全的胜利!

七、瑙鲁这样的小岛屿国家能免遭关税战冲击吗?

众所周知,瑙鲁几乎没有对美出口,却仍被课以30%的关税,可见美国关税政策的无理与荒唐。有瑙鲁朋友说,难道是瑙鲁的椰子顺着洋流漂到了美国西海岸,被当作瑙方的出口了?包括瑙鲁在内的小岛屿国家本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美国滥施关税对全球贸易体制的冲击将多渠道向小岛国传导,威胁小岛国基本生存和和长远发展。

一是推高小岛国生存成本。瑙鲁90%的食品和100%的燃料依赖进口。美国关税政策将导致相关国家对瑙鲁出口的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因供应链成本增加涨价15%-20%;瑙鲁进口燃料的成本也将进一步上涨,推高当地电价和油价,让瑙鲁的经济社会发展雪上加霜。

二是削弱小岛国外来援助。瑙鲁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国际发展伙伴和多边金融机构援助。如美国关税政策引发世界经济衰退,瑙鲁的国际发展伙伴遭遇经济困难,对外援助能力也将大打折扣。

三是危及小岛国长远发展。在现行WTO框架下,瑙鲁等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能够通过"特殊与差别待遇"保障自身权利。联合国工发组织称,美关税政策将削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参加全球贸易的潜力,抵消这些国家工业现代化和经济多元化的努力小岛屿国家的贸易成本再增加50%,发展脆弱性进一步凸显。

历史告诉我们,保护主义没有未来,只有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才能更好地维护包括瑙鲁在内小岛屿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八、特朗普2.0时代,多边贸易体制的出路在何方?

历史和现实表明,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威胁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中国和瑙鲁都是开放经济体,都是自由贸易和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受益者。我们应携起手来,坚持开放合作,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和确定性。

一是坚决向强权霸凌说“不”。作为“全球南方”的共同成员,中瑙有责任携手其他国家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反对美方滥加关税、打贸易战的错误做法,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回到对话合作的正确轨道上来。

二是继续高举自由贸易旗帜。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美国如站到坚持自由贸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国家对立面,最终结果一定不是“经济去全球化”,而是“世界去美国化”。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挺膺担当,共同维护自由贸易秩序,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共同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规则,深化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塑造友好型国际经贸生态。

三是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加快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全面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扩员发展、推进亚太自贸区(FTAAP)建设、支持《太平洋更紧密经济关系协定》(PACER Plus)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本地区经贸合作和投资增长,助力地区经济持续复苏和发展。瑙鲁虽是小国,但也有望在亚太自贸体系中找到独特定位,发挥独特作用。